随声附和的人在汉语中通常被称为“应声虫”。这一称呼最早出自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在此句中,该词被用来形容崇侯虎没有主见,只是盲目附和他人。
其他相关表达
墙头草:
比喻立场不坚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立场,如“他性格像墙头草,见风就倒”。
随波逐流:
形容没有主见,随大流,如“他总是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人云亦云:
直接描述没有主见,只会重复他人观点,如“他说话总是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见解”。
总结
“应声虫”是形容随声附和者的经典比喻,既包含字面“随声附和”的行为特征,又隐含对缺乏主见的批评。其他类似表达则从不同角度补充了这一现象的描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