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并以工资形式支付其价值的一部分,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这部分工资,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形成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资本家的利润来源。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商品二重性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劳动二因素
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阶级斗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会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这种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资本积累的过程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资本积累导致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垄断,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矛盾。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与生产产品的社会化矛盾必然会导致周期性地经济危机发生。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家应该按照客观规律去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自然科学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资本论》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些理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为现代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