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优秀范文网

清源优秀范文网

惊蛰的风俗谚语或古诗?

59

惊蛰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气温回升,春雷乍响,惊醒了蛰伏的昆虫。以下是一些与惊蛰相关的风俗谚语和古诗:

惊蛰的风俗

打小人:在香港和澳门等地,惊蛰当天有“打小人”的习俗,人们用木拖鞋拍打纸制小人,象征驱赶小人、消除霉运,以图一年顺遂。

祭白虎:在广东等地,人们会在惊蛰日祭白虎,用黄纸绘制的纸老虎,以肥猪血喂之,再以生猪肉抹其嘴,希望它不再伤人,避免是非口舌。

蒙鼓皮:惊蛰是雷声引起万物复苏的时节,古人将惊蛰“鼓”与雷声关联,这天常蒙鼓皮,取与自然共鸣之意。

吃梨:惊蛰吃梨是各地普遍的习俗,寓意远离疾病、与害虫分离。

惊蛰的古诗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元稹):

>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 桃花开复落,黄鹂鸣且休。

> 蝶舞蜂飞忙,燕归人笑愁。

> 万紫千红处,春意正浓稠。

《惊蛰》

>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观田家》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秦楼月·浮云集》

> 浮云集。

惊蛰的农事谚语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这些风俗和谚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也体现了惊蛰时节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农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