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的时间背景可综合历史记载和成语典故进行说明:
历史时期
该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孙武训练军队的故事。根据历史分期,春秋时期通常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也有观点认为结束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或公元前403年。
具体出处
孙武在吴国受命训练军队时,为确保军令严明,多次重复命令和告诫,故称“三令五申”。其中“三令”指观察敌情、整顿军容、明确赏罚;“五申”则强调赏罚标准、战斗阵型、夜间信号及军纪要求。
成语含义
现代汉语中,“三令五申”多用于形容上级对下级多次重复命令或告诫,强调严肃性和权威性。
综上,“三令五申”源于春秋时期孙武的军事训练故事,其时间范围覆盖春秋中晚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