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经济政策调整,其目的是应对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以下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
金融业整顿
通过《紧急银行法》《1933年银行法》等措施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系统。
工业复兴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农业调整
通过《农业调整法》和《农业法令》,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公共工程项目
兴办公共工程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
社会救济
组织民间资源保护队,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保障。
税收和财政扩张
通过《税收法案》和一系列财政扩张措施,增强政府的经济实力。
劳动市场改革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令》,保障工人的权益。
成效:
经济复苏: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失业率下降,工资和工时得到保障。
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保障,改善了社会福利。
政府权威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总统职位成为联邦政府权威的中心。
政治制度变化:新政巩固了联邦政府的统治,改变了美国的政治生活,使民主党成为主导政党。
尽管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它并没有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