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以读为基础
充分朗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培养语感
在读中培养语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强化语感,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强化了对句子情感的感悟。
再现语境
通过绘声绘色地读:走进作者描绘的生活场景,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个性化朗读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由于学生的时代、经验、阅历、个性差异,对相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朗读。
发展朗读能力
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既肯定其优点,又指出存在的不足,并让学生反复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情感共鸣
创设情境,激起感情共鸣: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特定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
多元评价
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评价学生朗读时,应从语音、语调、感情、内容理解和文体把握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践行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