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行走安全
走在人行道或路边,避免在车行道上追逐、奔跑或玩耍。
集体外出时,要列队行走,不要相互追逐、打闹或嬉戏。
注意避让机动车辆,不与其争道抢行。
在雾、雨、雪天,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司机发现。
不要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滑板车等交通工具。
横穿马路
遵守交通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要遵守信号规定,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要左顾右盼,确保安全。
不要在马路上翻越安全护栏和隔离墩,也不要在马路上滑滑板。
骑自行车横穿马路时,要下车扶车通过。
骑行安全
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时不打伞、不脱手、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
骑行前检查自行车安全情况。
乘坐公共交通
不乘坐拼装改装车、报废车、载货汽车、农用车、拖拉机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
不乘坐超员、超速、人货混载等安全无保障的车辆。
乘坐公交时依次候车、有序上下车,坐好座位、拉牢扶手,不攀谈、不喧哗,不吃餐食饮料,不玩锐利器具。
乘车必须系安全带,下车过马路时要在车辆驶离恢复视线后,确认安全快速通过。
家长接送
家长要提高安全意识,不放松警惕,不让孩子擅自骑行(搭乘)电动车或其他机动车辆。
上学放学时,家长应陪同孩子一起行走,确保出行安全。
通过这些安全教育,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