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故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茅庐拜访。前两次诸葛亮不在家,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并答应出山相助。
成语: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草船借箭
故事: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这是一道陷阱,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在鲁肃的帮忙下,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成语:比喻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过五关斩六将
故事:关羽为了与刘备相见,独自一人穿越曹魏五关,斩杀了六名将领,最终与刘备、张飞在古城相会。
成语:比喻不断战胜困难,克服重重障碍。
水淹七军
故事:诸葛亮巧妙利用天时地利,引汉水淹没了曹魏的七支军队,生擒了于禁,并斩杀了庞德,大获全胜。
成语:比喻运用巧妙的战术取得胜利。
七擒七纵
故事: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又七次释放他,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归顺蜀国。
成语:比喻用巧妙的手段使对方心服口服。
桃园结义
故事: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为兄弟,共同立誓“生死与共,同甘共苦”。
成语:比喻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坚定的誓言。
温酒斩华雄
故事:在虎牢关前,关羽主动请缨出战,在温酒尚温的极短时间内斩杀了董卓部将华雄。
成语:比喻有胆有识,英勇善战。
义释严颜
故事:张飞攻打江州时,俘虏了严颜。张飞敬佩严颜的英勇,不仅没有杀害他,反而释放了他,并任命他为将军。
成语:比喻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望梅止渴
故事:曹操在行军途中,士兵们口渴难耐,他便传令道:“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兵听后,口中的唾液分泌增加,口渴的感觉减轻,从而克服了困境。
成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白帝托孤
故事: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前,托孤于诸葛亮、李严等人,希望他们能够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禅治理蜀国。
成语:比喻临终前将重任托付给可靠的人。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生动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