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倪瑞璿《忆母》
原文: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译文:常常暗地里因为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呀!
清代周寿昌《晒旧衣》
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回想当初我离开家要远行,心中满怀杨柳依依之情;如今回来路途中,只见雨雪纷纷,凄冷悲凉。
元代王冕《墨萱图·其一》
原文: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烂萱草花,生长在向北的堂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清代黄景仁《别老母》
原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宋代与恭《思母》
原文: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寒霜把芦花摧残,泪水沾湿了衣服,母亲已经头发花白了,身体不支不再倚门望儿,去年五月梅子熟时之雨,母亲曾抵押一些东西来买入粮食谷物。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离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