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豪迈激昂型
《满江红·写怀》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以磅礴气势表达对山河破碎的愤懑与报国之志。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通过沉痛慨叹表达对时局失望的激愤。
二、社会批判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极端对比揭露社会矛盾,表达对权贵浪费与民生疾苦的愤怒。
《泊秦淮》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玉树后庭花》。”
借古讽今,谴责歌女醉生梦死态度对国家命运的漠视。
三、悲愤控诉型
《窦娥冤》关汉卿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通过戏剧化语言控诉司法不公与黑暗现实。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表达对山河沦陷的悲愤与抗金未果的无奈。
四、隐喻象征型
《春望》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景寄情,隐喻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愤怒。
《七律·有所思》王维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通过自然意象抒发现代文人对时局的愤懑。
以上诗句均围绕“愤怒”主题,但表现手法各有侧重:或直抒胸臆,或借景寄情,或通过社会批判隐含愤怒。如需具体赏析,可结合创作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