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体裁,代表作包括:
一、主要作品
小说集
《呐喊》(1923年出版):收录《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经典短篇小说,开创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
《彷徨》(1926年出版):继续发表《祝福》《在酒楼上》等作品,主题转向社会底层。
《故事新编》(1935年出版):以神话传说为框架批判现实。
散文集
《朝花夕拾》(1926年出版):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篇目。
《野草》(1927年出版):散文诗集,包含《狂人日记》的改写等作品。
其他作品
《坟》《华盖集》:短篇小说集。
《中国小说史略》:文学史著作。
二、文学地位与影响
鲁迅以《狂人日记》开启中国现代文学新纪元,主张“立人”思想。
其作品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社会,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对后世作家如余华、莫言等有深远启发。
三、其他重要信息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致力于唤醒国民精神。
1936年10月19日逝世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灵柩上题“民族魂”。
其一生创作约500万字,包括小说、杂文、书信等,另有大量译作和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