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 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它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
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
价值观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
价值观对社会行为的支配和调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
价值观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
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和结果:
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一旦确定,则反过来影响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具有历史性与选择性:
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会有所不同,体现出历史性和选择性。
价值观具有主观性: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独特的,受到个人经历、教育、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价值观是个人和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还塑造社会的文化和道德标准。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