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一个人有担当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家国担当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名句,强调每个人对国家兴衰都有责任,体现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诗句,表达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迈诗句,展现军人对国家边疆的坚守。
二、责任与使命类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郑板桥《铭功勒石》中的自述,体现士大夫对国家责任的担当。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李白《上李邕》的诗句,比喻有担当者常被忽视,但最终成就显赫。
"埋骨岂须桑梓土,人生无处不青山"
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表达为国家献身、不恋故土的担当精神。
三、坚守与奉献类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象征坚守信念、不屈服的担当。
"泥犁拔舌自担当"
佚名《题画》的诗句,体现普通人对职责的默默坚守。
四、其他经典引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中的诗句,表现无畏强权、甘于奉献的担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担当的内涵,既有家国情怀的壮阔,也有个人信念的坚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责任与担当的哲学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