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及哲学家,以其深刻的文学作品和对于社会、伦理的独到见解而闻名于世。
早年经历
托尔斯泰于1828年9月9日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一岁半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过世,由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他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准备成为一名外交官。然而,他在期中考试中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尽管学业成绩不佳,托尔斯泰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卢梭的著作。
职业生涯与创作
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到家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开始管理家族庄园,并在生活中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伦理道德问题。1851年至1854年间,他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尝试写作。1854年至1855年,他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855年,托尔斯泰回到圣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他出国考察教育,期间结识了赫尔岑、狄更斯等思想家,并受到他们的影响。1860年至1861年,他再度出国,继续考察欧洲教育。1863年至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873年至1877年,他完成了第二部杰作《安娜·卡列尼娜》。
晚年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他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复活》是在1889年至1899年间完成的,这部作品总结了他长期的思想和艺术探索。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仅深刻揭示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生活和人性,尤其是对贵族阶级的描绘及其对人民的关怀,而且对后世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