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的质量标准及等级体系较为复杂,主要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国家标准体系
等级划分 国家标准(GB/T 10781系列)将白酒分为 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合格
六个等级,主要依据原酒的香气、口味、风格及理化指标进行评定。
部分资料提到特级为最高等级,但这一说法不准确,因为国家标准明确包含特级。
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纯粮固态发酵的粮食酒,其他类型白酒(如小曲、浓香、清香等)有各自独立的标准。
核心指标
包括总糖、总酸、抗坏血酸、苯乙烯、苯甲腈等理化指标,以及无悬浮物、无沉淀等感官要求。
二、其他等级体系
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
除国家标准外,还存在 行业标准(HB)和 地方标准(DB),例如汾酒、泸州老窖等企业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规范。
品牌分级
部分资料提到白酒等级与品牌相关,例如茅台年份酒以年份长短区分等级,但这种分级属于企业行为,与国家标准无关。
三、质量等级差异
优级: 香气浓郁、口感丰满,各项理化指标最优。 一级
二级:酱香突出,10度以下允许少量沉淀。
三级及以下:感官指标相对较弱,可能包含悬浮物或沉淀。
四、总结
中国白酒等级体系以国家标准为核心,分为六个等级,主要依据原酒品质和香型特征进行划分。不同等级酒在口感、香气及理化指标上存在差异,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