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故事包括:
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先后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到墓地旁,孟子模仿大人办理丧事;第二次搬到市集旁,孟子学商人做生意;第三次搬到学校附近,孟子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孟母三迁”,表示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后想休妻,认为她不讲礼仪。孟母解释说,这是孟子自己不讲礼仪,而不是妻子的问题。这个故事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断织喻学
孟子小时候放学回家,母亲问他学习情况,孟子回答“跟过去一样”。孟母愤怒地剪断织好的布,告诉孟子荒废学业如同剪断布,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和增长知识。孟子听后受到触动,从此勤奋学习,最终成为大儒。
杀豚不欺子
孟子曾对母亲说,他亲眼看到妻子蹲在地上,认为她不讲礼仪,请求休妻。孟母解释说,这是孟子自己不讲礼仪,而不是妻子的问题。这个故事也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周游列国时,见到梁惠王,梁惠王问他为什么百姓不为他效力。孟子用战争中士兵逃跑的比喻,说明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贪生怕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自己不努力却嘲笑别人的人。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孟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也体现了他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智慧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