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优秀范文网

清源优秀范文网

酱香酒酿造工艺?

59

酱香酒的酿造工艺是白酒工艺中的瑰宝,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其成为中国白酒的代表性品类。以下是酱香酒酿造工艺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

以红缨子糯高粱为主料,要求颗粒饱满、支链淀粉含量≥90%,需经筛选、清洗、浸泡、蒸煮等多道工序,确保无霉变、异味。

制曲发酵

- 固态发酵:

采用大曲或麸曲,通过高温制曲(60-62℃)和多轮次发酵,产生丰富的香味物质(如酯类、酸类)。

- 两次投料:一年周期内分两次投料,第一次(下沙)重阳节开始,第二次(糙沙)次月进行,各占50%投料量。

蒸馏与陈酿

- 传统蒸馏:

采用两次蒸馏工艺,第一次得头香(清香),第二次得酱香。

- 陈酿:酒液需在木桶中陈酿3年以上,与木桶中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相互作用,形成独特风味。

二、工艺特点

“12987”工艺

- 周期:

1年生产周期

- 次数: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 温度:制曲60-62℃,发酵45-50℃,蒸馏40℃以上。

“三高三低三多”

- 三高:

高温制曲(60-62℃)、高温发酵(45-50℃)、高温蒸馏(40℃以上)

- 三低:含糖量低、出酒率低、含水分低

- 三多:消耗粮食多、用曲药量多、取酒轮次多。

三、分级标准

酱香酒按品质分为:

特级:原料最优(红缨子糯高粱)、工艺最严、陈酿最长,酒体醇厚、香气浓郁。

一级:次优原料,工艺规范,酒体较丰满。

二级及以下:原料一般,工艺简化,酒体较单薄。

四、典型工艺类型

坤沙工艺

最正宗的酱香工艺,遵循“12987”规范,需用仁怀产红缨子糯高粱,酒质最优。

碎沙工艺

高粱破碎率≥80%,蒸煮3次即可取酒,周期短、成本低,但酒质略逊。

翻沙工艺

用第九次蒸煮后的酒糟再发酵,出酒率高但酱香淡薄,带有焦苦味。

五、品质保障

原料检测:

严格筛选无霉变的红缨子糯高粱。

工艺监控:每道工序需记录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稳定性。

陈酿环境:控制湿度、温度,避免杂菌污染。

酱香酒的酿造工艺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其复杂性和精细度使其成为白酒中的顶级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