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的香型分类体系较为复杂,综合多个权威资料,主要分为以下七种香型,部分分类标准会包含更多细分类型:
一、主流香型分类(七种)
酱香型 以茅台酒、郎酒为代表,特点为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采用高温制曲、多次发酵工艺,发酵周期长达一年,需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
浓香型
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以糯高粱为原料,采用“千年窖、万年糟”工艺,香气浓郁、口感绵柔,具有“入口甘甜、回味悠长”的特点。
清香型
以汾酒为代表,采用“清蒸二次清”工艺,酒体清亮透明,口感清爽干净,后味回甜,适合喜欢淡雅风味的饮者。
米香型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以大米为原料,小曲发酵,酒体晶莹剔透,香气清雅,入口绵甜,后味怡畅。
兼香型
以白云边为代表,兼具浓香和酱香特点,风格多样,既有浓香型的醇厚,又有酱香型的幽雅。
凤香型
以西凤酒为代表,介于浓香和酱香之间,口感醇厚、甘润挺爽,尾净悠长。
馥郁香型
以酒鬼酒为代表,酒体丰富、层次分明,具有“前浓、中清、后酱”的独特口味,原料采用云雾糯高梁和香糯米。
二、其他细分香型
部分资料将香型进一步细分,例如:
豉香型: 以广东玉冰烧为代表,具有豉香味,风格独特。 芝麻香型
特香型: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口感柔和,后味绵长。
药香型:以董酒为代表,融合药材香气,具有养生功效。
老白干香型:以衡水老白干为代表,酒体清澈,烈性较强。
三、香型形成因素
白酒香型由原料(如高粱、大米)、酿造工艺(如固态发酵、清蒸二次清)、地域特色(如贵州茅台镇、山西汾阳)等多因素共同决定。不同香型在口感、香气上各有侧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