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食四大书籍分别是:
《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的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他的《食珍录》记载了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
《食经》:
谢讽著于隋代,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山家清供》:
南宋林洪撰著,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全书二卷,上卷列举饮馔47种,下卷列举饮馔57种。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
建议:
《食珍录》和 《清异录》提供了丰富的宫廷和贵族饮食信息,适合研究古代贵族饮食文化。
《食经》则更侧重于具体的烹饪技法和食品制作,适合了解南北朝至隋代的饮食技艺。
《山家清供》则专注于素食,适合对素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