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材的检测送检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检测
颜色均匀性:表面颗粒颜色应均匀,无明显色差。
气泡检查:板材侧面应无气泡。
平整度:板材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凹凸不平。
尺寸检测
长度和宽度偏差:优等品偏差在-0.1mm~0mm之间,一等品在-1.5mm~0mm之间。
厚度偏差:优等品偏差在±1.3mm之间,一等品在±1.5mm之间。
平面度偏差:根据板材长度不同,优等品和一等品的偏差有所不同,具体数值见标准。
对角线长度差:根据板材长度不同,优等品和一等品的两对角线长度差有所不同,具体数值见标准。
企口偏差:正、倒企口的偏差都为±1.0。
物理性能检测
莫氏硬度:通过JC/T 908标准测试板材的莫氏硬度,以确定其抵抗刮擦和磨损的能力。
巴氏硬度:使用GB/T 3854标准,测量人造石的巴氏硬度。
吸水率:根据GB/T 35160.1,测试板材吸收水分的能力。
弯曲性能:按照GB/T 35160.2,评估板材在受弯时的强度。
压缩强度:通过GB/T 35160.3测试,确定板材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
耐磨性:依据GB/T 35160.4,评估人造石表面在长期使用下的耐磨程度。
剪切强度:利用JC/T 2535标准,测试板材抵抗剪切力的能力。
线性热膨胀系数:通过JC/T 908测试,了解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尺寸变化率。
色牢度与老化性能:根据GB/T 41919,评估颜色的持久性和材料在模拟老化条件下的表现。
化学性能检测
化学成分分析:分析石材中氧化钙、氧化硅等主要元素的含量,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含量,确保石材对人体健康无害。
送检要求
样品要求:送检单位需提供完整、有代表性的石材样品,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并提供石材的详细信息和产品合格证明。
检测方法:需采用国家及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放射性检测等特殊项目,需采用国家认可的检测方法。
检测周期:常规检测项目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检测周期通常为7-15个工作日。特殊项目如耐候性检测,检测周期可能更长。
这些规范及标准确保了人造石材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建筑行业的标准要求,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