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主要的技术性质及其强度等级的划分: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石材单位体积的质量。根据表观密度的大小,石材可以分为轻质石材和重质石材。轻质石材的表观密度小于1800kg/m³,常用于墙体材料;重质石材的表观密度大于1800kg/m³,适用于建筑物的基础、贴面、地面、房屋外墙、桥梁和水工构筑物等。
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石材在受到压缩力作用下的极限强度。天然石材的抗压强度通常以三个边长为7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来确定。根据抗压强度的高低,石材的强度等级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MU15和MU10。
耐水性
耐水性是指石材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抵抗水侵蚀的能力。耐水性以软化系数(KR)来表示,根据软化系数的大小,石材的耐水性分为三等:KR>0.9的为高耐水性石材;KR=0.70~0.90的为中耐水性石材;KR=0.60~0.70的为低耐水性石材。土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材,软化系数应大于0.80。
吸水性
吸水性是指石材在吸水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石材吸水后强度降低,抗冻性变差,导热性增加,耐水性和耐久性下降。
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石材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经过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其强度和质量的变化。抗冻性合格的石材应在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内,无贯穿裂缝穿过试件两棱角,质量损失不超过5%,强度减少不大于25%。
其他性质
除了上述主要技术性质外,天然石材还包括硬度、耐磨性、抗冲击性等力学性质,以及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等物理性质。
综上所述,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决定了其在不同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了解这些性质有助于合理选择和使用石材,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