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有志者事竟成”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它形象地描述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也能达到目标。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事例:
山村道路障碍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山村,一块巨大的岩石横在村民们的道路中央。村民们多次尝试搬走或打碎它,却都因岩石太过坚硬而失败。有一天,一位老人路过,看到这块大岩石后,静静坐在旁边观察。他发现岩石上有一滴水正不断滴落在同一个地方,于是微笑着说,水滴虽小,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能滴穿这块大石。村民们听到老人的话,起初并不相信,但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他们惊讶的看到,那滴水果真在岩石上形成了一个小凹坑。这个过程极为缓慢,可每天都有一点进展。多年后,水滴在岩石上穿出一个洞。岩石被逐渐侵蚀,变得脆弱,村民们齐心协力将岩石敲碎,清除了道路障碍,从此道路畅通无阻,村民出行更加便利。
小虎学雕琢
在一个村子里,有个名叫小虎的孩子,他聪明伶俐,可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一天,小虎看到村里的老工匠李爷爷在雕琢一块巨大的玉石。李爷爷的刻刀在玉石上一起一落,动作娴熟又沉稳。小虎满心好奇,凑过去问:“李爷爷,您这是要雕什么呀?”李爷爷笑着说:“我要雕一尊观音像,给村里的祠堂供奉。”小虎看着那块还很粗糙的玉石,难以想象它能变成庄严的观音像,于是自告奋勇:“李爷爷,我能试试吗?”李爷爷递给他一把小刻刀,小虎兴奋地开始动手。可没刻几下,他就觉得手酸,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远不如李爷爷刻得好看。小虎有些气馁,嘟囔着:“这也太难了,什么时候才能刻好啊。”李爷爷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带到院子里,指着屋檐下的一块石板说:“小虎,你看这块石板。”小虎发现石板上有一排小小的凹坑,像是被什么东西砸出来的。李爷爷接着说:“这些凹坑,是雨水滴出来的。”小虎惊讶极了:“雨水这么轻柔,怎么可能滴穿这么硬的石板呢?”李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一滴雨水的力量确实微不足道,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滴雨水坚持不懈地滴落,就能在这石板上留下痕迹,这就是水滴石穿的道理。做任何事都和这一样,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小虎听后,若有所思。他回到玉石前,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刻刀。这一次,他不再着急,专注地刻着每一刀,尽管速度很慢,但每一刀都刻得稳稳当当。从那以后,小虎每天都跟着李爷爷学习雕琢,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没有放弃。
童第周的求学之路
童第周就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贯注到他的求学中去。他决心要考取当时很有名气的宁波效实中学,他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张乖崖严惩贪污
宋朝有个叫张乖崖的县令,他任职的那个地方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被盗事件。张乖崖想找个机会严惩这种行为。有一天,张乖崖在衙门周围巡查,忽然看到一个管理县衙钱库的小吏神色慌张地从钱库里走出来。张乖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