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这个成语出自 战国末期的一个故事。当时,大商人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组织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书成之后,吕不韦为了确保这部书的完美无缺,并扩大其影响力,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将《吕氏春秋》公布在咸阳城的城门上,并悬挂了一千金的赏金,宣称如果有人能增减一字,就将这一千金赏赐给他。
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轰动。尽管许多人前来围观,但大家都觉得这部书已经非常完美,实在难以增减一字。最终,赏金一直无人能领,但“一字千金”这个典故却由此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
这个成语不仅强调了读书的用心和深入思考的重要性,还突出了每一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宝贵智慧和知识。它鼓励人们刻苦学习,用心体会书中的每一个字,从而能够写出精妙绝伦的文章。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