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六节气的名称及其民俗如下:
立春
名称:立春,正月节,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万物复苏。
民俗:
南方:吃元宵、放烟火。
北方:吃饺子。
雨水
名称:雨水,正月中,表示降水开始,雨量渐增。
民俗:
南方:放龙船、踩高跷。
北方:祭祀告饶、种莜麦。
其他: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
惊蛰
名称:惊蛰,又名“启蛰”,是第三个节气,春雷乍响,惊醒了蛰伏的昆虫。
民俗:
南方:桃始华、仓庚鸣。
其他:春雷震响,种子破土而出,许多小动物苏醒过来。
春分
名称:春分,春季第四个节气,昼夜平分。
民俗:
插杨柳条、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
清明
名称:清明,三月节,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
民俗:
扫墓、踏青、打马球。
插柳条。
谷雨
名称:谷雨,三月中,表示雨量增长,是北方春耕作物播种的好季节。
民俗:
北方:春耕作物播种。
这些节气和民俗不仅反映了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适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