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 赏析:
吕思勉在书中通过对比水与山的特性,阐述了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水的流动性虽然会阻碍人,但也能帮助人节省劳力,促进交通的发展;而山的阻塞性则增加了人们的抵抗力和交通的困难。这一观点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在交通和经济发展方面。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赏析: 唐太宗李世民的这句名言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和借鉴作用。通过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得失,从而指导现在和未来的行动。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提醒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社会上新旧两事物冲突,新的大概都是合理的。”
赏析: 吕思勉在这句话中指出了社会变革的必然性。新事物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旧事物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种新旧更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句话提醒我们,在面对社会变革时,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而不是固守旧观念。“始皇、李斯不知‘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秦朝统治者对民意和舆论的忽视。秦始皇和李斯误以为庶人不议论,天下就会安定,但这与实际情况相反。这句话揭示了权力与智慧的关系,提醒我们在治理国家时,必须重视民意和舆论,才能赢得民心,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
赏析:
吕思勉在这句话中阐述了历史研究的真正意义。历史不仅是记录过去的事件,更重要的是从中提炼出规律和道理,以指导现在和未来。这句话强调了历史学的理论价值,提醒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不仅要关注事实,更要注重分析和思考,从而获得深刻的见解。
这些摘抄不仅反映了《中国通史》中的一些重要思想,也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洞察。通过这些好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本质和意义,从而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