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1至4章摘抄及赏析
第一章
摘抄:
1. “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
2.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3.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
赏析:
第一章通过描绘祥子的外貌、动作和心理,展现了他年轻力壮、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形象。同时,通过车夫们的拉车姿势和祥子的比喻,揭示了他们虽然有过光荣,但未来依然充满黑暗和无奈。祥子被比喻为一棵树,形象地表现了他坚壮、沉默而又充满生机的性格特点。
第二章
摘抄:
1. “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2. “一道家火烧着,他没地儿站,只好看火。”
3. “远远的,战火的兆头;远远的战争打成一团喊杀,向他奔跑来了。”
赏析:
第二章通过描写祥子在黑夜中无家可归的情景,表现了他孤独无助的一面。雨的不公道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而祥子的无奈和迷茫则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通过战火的兆头,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给祥子生活带来的巨大变故和挑战。
第三章
摘抄:
1.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2. “他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3. “这些日子,他的血似乎全流到四肢上去;这一刻,仿佛全归到心上来;心中发热,四肢反倒冷起来;热望使他混身发颤!”
赏析:
第三章通过祥子买车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祥子为了买一辆新车,不惜一切代价,最终车被抢走,他还被打伤。这一情节表现了祥子的悲惨命运和对社会的深刻批判。祥子在买车的过程中,经历了极度的激动和兴奋,最终却因为现实的残酷而几乎要哭出来。
第四章
摘抄:
1. “饿了三天,火气降下去,身上软得像皮糖似的,恐怕就是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
2. “太阳偏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一条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宽,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
3. “一道家火烧着,他没地儿站,只好看火。”
4. “远远的,战火的兆头;远远的战争打成一团喊杀,向他奔跑来了。”
赏析:
第四章通过祥子在海淀小店生病后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绝望。祥子与骆驼的关系密切,这一形象在病中被突出,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和顽强。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祥子家乡的美好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座古城的喜爱。通过描写祥子在黑夜中无家可归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他孤独无助的一面。战火的兆头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给祥子生活带来的巨大变故和挑战。
总结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不公。祥子的形象从年轻力壮、充满希望,到最终堕落,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对社会的深刻批判。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小说展现了祥子的坚韧和顽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