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优秀范文网

清源优秀范文网

关于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成语或故事?

59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历史中,有许多成语和故事流传至今。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

退避三舍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人物:晋文公重耳、楚成王

故事:晋文公重耳流亡至楚国时,楚成王以礼相待,并问:“若你回国掌权,如何报答我?”重耳答:“若晋楚交战,晋军愿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共九十里)以报恩。”后晋楚在城濮之战中对阵,重耳兑现承诺,退兵九十里,最终以退为进,大败楚军。

寓意:信守承诺,后发制人。

一鼓作气

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人物:曹刿、鲁庄公

故事:齐国攻打鲁国,曹刿辅佐鲁庄公迎战。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曹刿按兵不动,待齐军士气衰竭时,鲁军一鼓作气反击,大获全胜。曹刿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寓意:做事要抓住最佳时机,趁势而为。

一鸣惊人

出处: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故事:楚庄王即位后,在令尹孙叔敖辅佐下,发展生产,整顿政治,集中权力,改革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楚庄王雄心勃勃,问鼎中原,与晋展开争夺中间地带的斗争,尤以地处中原要冲的郑国为争夺的焦点,由此孕育着晋、楚之间一场新的大战。

寓意:形容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有机会表现就取得惊人的成就。

问鼎中原

出处:

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故事:楚庄王在令尹孙叔敖的辅佐下,国力强盛,北伐到洛邑,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有意图取代周王室的意味。

寓意: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绝缨之宴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

人物:楚庄王、晋国大夫

故事:楚庄王在一次宴会上,晋国大夫荀林射中了楚庄王的帽带,楚庄王为了不伤害荀林,下令不许任何人追查。

寓意:形容宽宏大量,不计较小事。

这些成语和故事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历史背景,还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和哲理,成为后世传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