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优秀范文网

清源优秀范文网

兰生幽谷无人识全诗赏析?

59

《种兰》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首咏兰名诗。全诗如下:

```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

赏析

首联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诗人以兰花生长在幽谷中无人赏识,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兰花虽然生长在无人知晓的幽谷,但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被一位朋友发现并种在东轩,送给诗人。这里,诗人借兰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无人赏识的落寞之感。

颔联: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兰花的清香和细叶的坚韧。兰花不仅香气清新,能够驱除秽气,而且细叶在风霜中依然坚韧不屈,这种品质让诗人感到无比怜爱。

颈联: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诗人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环境,根扎在密石旁,秋天早早地散发出芬芳,叶子则依靠修竹,在中午时分提供阴凉。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兰花的生长环境,也通过“密石”和“修筠”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兰花高洁、清雅的气质。

尾联: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诗人希望将蘼芜香草与兰花共种在堂下,这样就能经常看到楚辞中的意境。这里的“楚词章”指代楚国的文学作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品德和才华能够像兰花一样,被后人所赏识和传颂。

总结

苏辙的《种兰》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和品质,借兰花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兰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名节情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