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则齿寒”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原文是:“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这个成语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一方若失去,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
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时期,晋献公为了攻打虢国,两次向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在第一次劝谏虞君时,用“唇亡则齿寒”来形容虞国和虢国之间的依存关系,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虞国也被晋国所灭。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